


瞿永,女,1964年4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现苏州大学)丝织专业。1998年晋升为副教授,是学院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自1986年分配到安徽纺织工业学院(现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后,先后担任过《机织工艺》、《织物结构与设计》、《纹织设计》、《现代织造工艺与设备》、《织物CAD》、《棉织工艺与计算》、《纺织概论》等数十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纺织类专业学生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运转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主持省级精品课程《织物结构与设计》、院级精品课程《织物结构与设计》和院级科研项目《纺织新型织机——喷气织机教学片的研制》的科研工作;在纺织领域发表过多篇论文并参编了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纺织品设计》。
教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之所以神圣是因为每个教师不但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更要有耐得住寂寞的情怀。“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以“身正为范”做表率严格要求自己,以“学高为师”求学问没有止境。
教育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教化的艺术。诲人不倦,还要有教无类。艺术就是要讲究方法,把自己的专业悉心研究,在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时代,把最新的、最前沿的东西融会贯通。在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掌握求新、求创的思维方法。
教书是一种享受。站在三尺讲台,面对莘莘学子阳光灿烂般的笑脸,我感到我的付出是值得的。当学生们走上工作岗位,能把从学院里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我感到很欣慰。
教书是一种报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祖国的培养、恩师的教诲都是终身难忘的。我总是会回想起我的读书生涯,是老师渊博的学识、科学的态度和朴实的作风使我选择了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所以,我一直认为站在讲台上的我,是在回报难忘的似海师恩,是在遵循老师的教诲做一份应该的回报。
寄语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同学们:
当代大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更需要吃苦耐劳的品格和求真务实的作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切成功都源于坚持不懈地努力。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请树立必胜信心,相信自己,不要轻言放弃,雨后的彩虹会更加美丽!
母校是你们人生的驿站,你们曾在这里驻足,积蓄力量,再向前行;母校是你们成长的摇篮,你们曾在这里生活,吸取养分,成长壮大!相信母校,在你们前行的路上,母校会伴你一同成长!母校就是你们的家,请不要忘记她曾是你们停靠的港湾。无论你身在何方,当你成功时,母校会为你欢呼;当你失落时,母校会为你祝福。在工作岗位上成才是对母校最大的回报,是给师弟师妹们最好的表率。无论你身居何位,都不要忘记母校,母校就是你的家,记得常回家看看!
教育学生不仅靠老师的说教,更要靠老师以身作则。
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
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官微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