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杨林国,男,1968年8月出生,安徽池州人,副教授,中共党员。1991年7月从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电气技术专业毕业,分配到安徽省轻工业学院工作。1999年~2003年任机电专业科副科长,承担《电工学》、《工业电子学》、《电视机原理与维修》、《音响设备技术》、《机电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教学。2004年至今任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副主任。承担《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制冷与空调自动控制》、《电工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并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2001年~2004年在职攻读天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2006年在合肥工业大学作“国内访问学者”。在科研上主持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和教学研究课题各一项,主持的《电路分析基础》获2005年省级精品课程;主编和参编教材9本,发表论文多篇。
作为一名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一定要严于律已,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教师,应做到不计较报酬,不讲条件无私奉献。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课本的知识,也要传授有关社会生活中的知识。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授予其立足社会和后续发展的必要技能。要随时关注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调整教学内容,“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对我们的高职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学习,勤勤恳恳做事。
对青年教师:要以渊博的知识、诚挚的爱心和持续的努力赢得学生的尊敬。
学无止境,任何时候不能自满,否则会陷入尴尬境地。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会做事。
我院杨林国老师自1991年7月年起就一直在教学、教研第一线工作。他热爱教师职业,关心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并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刚进校时,被安排在实验室工作。当时学院的实验条件比较差,杨林国老师就与其他老师一起进行研究,提出方案,购置一部分设备充实实验室,同时还亲自动手设计并制作了许多设备,使部分课程实验的开出率达90%,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上,杨林国老师总是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一次课,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06年在上《电工技术》课程时,将课堂搬到实验室,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动手,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受到学生的欢迎。多年来,杨林国老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2001~2004年在职攻读天津大学硕士学位,2005~2006年在合肥工业大学做“国内访问学者”。杨林国老师专业领域较宽,自进校以来,共承担了10多门不同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
在工作上,1999年~2003年任机电专业科副科长,配合科长积极组织老师进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加强专业建设,注重年青教师的培养。2003年学院合并后,2004年至今任电气工程系副主任。在学院准备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期间,负责系里的迎评工作,完善了系的各种工作。
在科研上,主持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和教学研究课题各一项,主持的《电路分析基础》获2005年省级精品课程;主编和参编教材9本,其中作为副主编参加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一部,主编省级规划教材一部,参编省级规划教材2部,发表论文多篇。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是安徽省教育厅直属的高等职业学院。1999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安徽省轻工业学院、安徽材料工业学院和安徽工业经济学院并入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并更名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目前为全省规模最大的高职院校。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类学科专业是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实力最强、办学水平最高的学科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于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并于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高职高专精品专业,并投入相应的资金进行教学改革和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是院重点专业。
目前电子电气类学科专业已形成的“一主线、二阶段、三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学院投入了近千万元建立保证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所必需的实训设备,建立了十几个实训室。不断优化教学模式,突出技能培养,带动全院专业教学改革的全面启动。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官微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