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职院教〔2012〕60号
院属各部门:
为了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院教学活动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我院教育教学的网络化和数字化,特制定《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课程建设方案(试行)》,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1、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课程建设方案(试行)
2、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申请书
2012年6月6日
附件1: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课程建设方案(试行)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及省厅有关文件要求,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院教学中的应用;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创新学院教育教学模式,进一步推动学院的课程改革,进一步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步实现学院教育教学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学院决定依托院级质量工程项目启动院级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现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学院网络课程的建设目标
学院开展网络课程建设的目标是:依托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在5年内建设300门能辅助教师教学、有助学生自主学习、师生能互动交流的网络课程。2012年启动50门网络课程的建设,其中重点网络课程15门,一般网络课程35门。凡列入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均在建设范围之内。
二、学院网络课程的建设内容
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的重点是建设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正常开展网上学习、讨论、作业、辅导、测试等各个教学环节。使用的载体是学院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网络课程必须具有有助于了解本课程的各种教学文件资料(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参考资料等)、有助于辅助教学的各种以各知识点为单元的开放式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数字内容)、有助于教学评价的课程作业和试题库、有助于教学交流的互动答疑设计、有助于反映教学效果的跟踪统计分析。
三、学院网络课程的立项
(一)立项范围
凡列入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所有课程均在申报范围之内。已建成或在建的各级精品课程也可申报。在组织网络课程建设时,要充分考虑专业分布以及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能通过网络课程的建设带动专业建设。重点建设课程要优先安排覆盖面、受益面广的课程。
(二)立项条件
1.项目负责人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教学、教育技术水平;
2.参与建设的项目成员在3人以上(含项目负责人),年龄结构合理;
3.申报课程具有较好的前期工作基础。
(三)立项程序
1.项目负责人填写《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申请书》,经系部初审同意后,按规定时间提交教务处纸质的申请书一式三份及电子文档。
2.教务处收到申请材料后进行审查,将符合要求的申请材料送交专家组进行评审。经专家评审后,公布立项结果。
3.批准立项建设的网络课程,其项目负责人应按照学院网络课程的《技术规范要求》启动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四、学院网络课程的组织管理
系部根据专业情况,进行系部网络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负责组织教师申报并开展建设工作;教务处负责日常管理、教师培训、运行监控并聘请专家组负责全院网络课程建设的申报、中期检查和验收工作;项目负责人负责网络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网络中心负责网络课程平台软硬件的日常维护。
五、学院网络课程的验收
学院将根据《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课程建设验收标准》,定期(一般为每年一次,安排于上半年)组织专家组对网络课程建设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网络课程,学院给予半年的延长建设期。到期评估仍不合格,则终止建设。
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组主要成员在参加各类级别的质量工程评选中予以优先考虑,在参加院级各类优秀称号中也予以优先考虑。
学院定期通报各系部网络课程建设情况。对组织教师参与网络课程建设,且成效显著的系部给予一定的奖励。
六、学院网络课程的经费支持
学院对立项建设的网络课程提供一定的资助经费。重点建设和一般建设的网络课程分别按6000元/门、4000元/门的标准资助。项目经费的使用办法参照《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执行。
验收合格的网络课程,建设负责人要确保课程的网络教学正常开展。学院将在五年内继续资助其后续建设和网上运行及维护。凡通过年检的网络课程,学院给予一定的运行维护经费,对于后期的继续建设费用将实报实销。
七、其他相关事宜
1.网络课程建设分为两级:即一般网络课程、重点网络课程。
2.推荐省级以上质量工程中相对应的项目时,从已建立的院级网络课程中产生。
3.网络课程建设一般在一年内完成,在教学实施中不断补充更新,教务处根据网站运行监控记录进行管理评价。
4.网络课程的著作权归学院所有,建设负责人及其他参建人享有署名权。
本网络课程建设方案解释权归教务处。
本网络课程建设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