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级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扩招)

发布者:辛礼兵发布时间:2021-05-04浏览次数:634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扩招

2020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2.专业代码:560701

二、入学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高等职业学院学历教育修业年限为3年,修业年限最长为6年;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修业年限为5年,修业年限最长为8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

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装备制造大类(56

汽车制造类(5607

汽车制造业(36

汽车整车制造人员(6-22-02)汽车零部件、饰件生产加工人员(6-22-01

汽车装配技术人员

汽车整车调试技术员

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技术员

汽车装调工(中级)

汽车维修工(中级)

电工(中级)

钳工(中级)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备本专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汽车制造加工、装配、调试、车身匹配、班组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等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与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具有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尊法守纪、守护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远离毒品。

(2)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高端技能型人才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确切的汉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听说与查阅资料的能力;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职业素质:掌握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与汽车后市场领域有关的技术经济、管理知识和市场意识;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节约资源、爱护环境、清洁作业、安全生产的观念与自觉意识。

(4)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健康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知识要求

(1)具有本专业所必须的数学、外语、汽车识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2)掌握汽车制造与装配质量检验与管理的基本知识。

(3)具有汽车构造及原理、使用、维护保养方面的基本知识。

(4)掌握汽车材料的基础知识。

(5)掌握汽车装调基本技能,能对汽车整车和部件进行装配与调整。

(6)掌握整车和部件的装配质量检测。

(7)具备装调工艺改善能力。

(8)具备检测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的能力。

3.能力要求

(1)良好的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

(2)身体功能的协调能力。

(3)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4)识读汽车装配工艺文件的能力。

(5)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

(6)自主学习的能力。

(7)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

(8)科学管理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设置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并安排了技能实训项目,构建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体系以一专多能为引领,帮助学生围绕一个职业领域掌握相应岗位技能,兼顾学生学习能力、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使之适应有关岗位群要求。公共课的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内容以讲清概念,保证后续专业课的需要为教学重点。职业课教学和技能实训内容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以保证就业必需的基本技能为原则。专业课程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及时融入。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基于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做到强化对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支撑,融入了相关国家教学标准要求和行业企业最新技术技能,注重与职业面向、职业能力要求以及岗位工作任务的对接。

公共基础课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明确规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军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等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程,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公共外语、创新创业教育、健康教育、美育课程、职业素养等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主要讲授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教育,培养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本课程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相关内容,从而坚定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3.《体育》

 通过体育基本理论的传授和有效的体育实践,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4.《公共英语》

 包括基础英语和专业外语。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读、说、写、译的语言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基础英语知识和一定数量的单词及词汇,为专业资料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学生通过英语应用能力B级水平考试。

5.《高等数学》

 主要讲授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积分常微分方程级数、行列式、矩阵等内容,使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着重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科技问题的方法。

6.《计算机应用基础》

 讲授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磁盘操作系统常用命令的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 OFFICE2000WPS2000的使用,多媒体软件及设备的使用、用INTERNET网络进行信息检索、软件下载、收发E-mail、收发传真、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具有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图象处理等应用软件的操作,计算机病毒防治能力。

专业课

 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重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设置了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

 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设置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与辅助电子系统汽车车身制造技术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5门专业核心课程,并明确了教学内容及要求。专业课程设置中注重引导和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依据国家发布的有关专业顶岗实习标准,严格执行《职业学院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组织好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

 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开设了关于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社会责任、管理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内容中;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1.★《汽车机械基础》

 本课程是汽车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汽车机械知识和技能的支撑课程。它以培养学生处理一般汽车机械问题为主要目标,同时为后续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底盘构造与维修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是学生由偏重理论学习向结合汽车机械实践学习的过渡和转折点,在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汽车常用材料、常见结构和常用零件等的认知能力、应用能力,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技术改造工作打好基础。

2.《汽车电工电子技术》

 本课程是汽车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后续课程有《汽车电器与辅助电子系统》、《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纯电动汽车电机及传动系统拆装与检修》》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电工电子基本知识分析汽车电路及简单故障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工基础知识,主要讲解电学基本物理量、常见电子元器件、安全用电及导线束的制作;仪器仪表的使用,主要讲解指针式万用表、数字式万用表、汽车专用万用表、数字存储示波器及汽车解码器的使用;汽车电路基础,主要讲解电路基本知识、电路定律及交、直流电路及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汽车电子电路制作,主要讲解设计和制作实用电子电路;数字电路在现代汽车上的应用,主要讲解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主要讲授汽车上用到的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汽车制造、装配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3.《机械制图》

 主要讲授内容包括: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投影理论以及基本几何元素(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作图;立体的投影作图;几何体表面截交线与相贯线;组合体的视图画法、读法及尺寸标注;机件的各种视图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的基本知识和画法;零件工作图;装配图;计算机绘图等。

4.★《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本课程主要讲授和培养现代汽车发动机构造、工作原理、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具备现代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发动机的性能指标、维修基本方法、发动机常见故障的原因、特点及诊断分析方法方面的知识。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发动机拆装能力;具有发动机检测与维修的基本能力;具有诊断和排除现代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能力。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本课程进一步学习汽车底盘的构造工作原理,底盘的维护与修理,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学习学生基本掌握汽车底盘的功用、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汽车底盘的使用、维护与修理的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初步具有汽车底盘拆装及维护修理、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基本能力。

6.★汽车电器与辅助电子系统

 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电器与辅助电子系统基础;汽车电源系统;汽车起动系统;汽车点火系统;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汽车仪表与报警指示系统;汽车辅助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空调系统;汽车CAN总线技术;汽车电路及检修。

7.★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

 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总成装配和汽车总装顺序及技术要领;汽车制动系统调整与检测;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调试检测;汽车车速调试检测;其他整车性能检测控制及调整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汽车总成装配和汽车总装顺序及技术要领;汽车制动系统调整与检测、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调试检测、汽车车速调试检测方法。

8.★汽车车身制造技术

 本课程主要讲授金属塑性冲压的基本理论及冲裁、弯曲、拉深、局部成形、车身覆盖件等拉深工艺;车身常用的点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的焊接原理和工艺要求,焊接装配方法和装焊夹具,车身装焊质量的控制方法;车身用涂料种类,涂装前表面处理工艺,车身的涂装工艺及设备。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就业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关键能力

相关课程

1汽车制造与装配

汽车装调

汽车总成及零部件的装配与调试能力

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

汽车改装

汽车构造认识能力、汽车

电器设备改装能力

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改装技术

汽车车间调度

企业生产一线的质量监测与调配能力

汽车装配生产现场管理

汽车零部件加工

汽车零部件加工能力

汽车车身制造技术

2 汽车修理与维护

汽车修理

汽车性能评价及检测能力

汽车检测技术、汽车性能评价与选购

汽车保养

汽车一级维护二级维护

汽车保养与维护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序号

 职业资格名称

 颁证单位

 等级

 备注

 (必考或选考)

1

 汽车维修工或检测与维修技术服务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中级

 至少选择一种

2

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教育部专项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3

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教育部专项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4

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

 教育部专项技能等级证书

 中级

(二)学时安排

 总学时2512,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为736,占总学时的29.3%,专业选修课教学时数为384,占总学时的比例15.3%,实践课教学时数为1686,占总学时的比例67.1%

 学生顶岗实习为6个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工学交替、多学期、分段式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是对本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施进程的总体安排,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本着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注重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优化了课程安排次序,明确了学期周数分配,科学编制了教学进程安排表。

(一)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简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授课

方式

1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主要讲授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发动机各大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对汽车的运动过程有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做一体化

2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主要讲授汽车底盘中传动系、转向系、制动系、行驶系四大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对整车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具有基本理论和解决基本问题的思维及能力。

理论+实训

3

汽车电器与辅助电子系统

主要讲授汽车电器与辅助电子系统基础;汽车电源系统;汽车起动系统;汽车点火系统;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汽车仪表与报警指示系统;汽车辅助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空调系统;汽车CAN总线技术;汽车电路及检修。

理论+实训

4

汽车车身制造技术

主要讲授金属塑性冲压的基本理论及冲裁、弯曲、拉深、局部成形、车身覆盖件等拉深工艺;车身常用的点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的焊接原理和工艺要求,焊接装配方法和装焊夹具,车身装焊质量的控制方法;车身用涂料种类,涂装前表面处理工艺,车身的涂装工艺及设备。

理论+实训

5

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

主要讲授汽车总成装配和汽车总装顺序及技术要领;汽车制动系统调整与检测;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调试检测;汽车车速调试检测;其他整车性能检测控制及调整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汽车总成装配和汽车总装顺序及技术要领;汽车制动系统调整与检测、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调试检测、汽车车速调试检测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

 (二)教学进程表:见附表

八、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应满足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要求,应该满足教学安排的需要,应该满足学生的多样学习需求,应该积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 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不低于 60%,专任教师队伍考虑职称、年龄,形成了合理的梯队结构。本专业的专职教师不少于8人,其中理论课教师应不少于5人,实训教师不少于3人。

2、专任教师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汽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汽车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 5 年累计不少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有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工作或实习经历,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行业、专业最新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汽车人才的实际需求,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主要从汽车生产制造、研发和售后服务等相关企业聘任,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汽车技术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原则上要求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能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实施需要,其中实训(实验)室面积、设施等按照国家发布的有关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要求。信息化条件保障能满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实训项目

设备总数

(套)

建筑面积(m2

实训工位

利用率

(%)

1

整车实训室

整车维护保养、故障诊断

10

200

10

85

2

汽车发动机实训室

汽车发动机实训

10

200

10

90

3

汽车底盘实训室

汽车底盘实训

10

200

10

90

4

汽车电器实训室

变速器拆装实训

10

100

10

90

5

金工实训室

金工实训

10

100

10

80

6

汽车电工电子实训室

汽车电工电子实训

10

50

10

90

7

钳工实训室

钳工实训

50

200

50

85

8

汽车制造装配仿真实训室

汽车制造与装配的实训仿真模拟

78

50

78

75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序号

基地名称

主要功能

企业可提供的实习岗位

可接收学生人数/

1

安徽奇瑞实习基地

汽车制造与装配实训

20

20

2

安徽江淮实习基地

汽车制造与装配实训

20

20

(三)教学资源

 教材、图书和数字资源结合实际,应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教学实施和社会服务需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区、市)关于教材选用的有关要求,健全本校教材选用制度。根据需要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借助云课堂等平台实施课程教学,在教学中引入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和规范,使学生在校期间积累一定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核心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根据课程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实践探索项目化教学法,教学手段由单一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向利用仿真软件教学、实训装置教学、网络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转变。

1、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真实情境,确定任务,由学生协作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探索问题过程中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

2、情景模拟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教学主题,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按照现实状况设计场景,安排学生模拟某一岗位或扮演某一角色,以小组形式通过模拟方式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3、信息化教学法

 利用现有的云课堂信息平台、将微课资源、慕课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在线下、线上任何模式下学习知识。

4、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而教师则在“做中教,做中改”,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会学,学会做”。 

5、实训基地教学法

 充分利用汽车制造企业、汽车零配件企业、汽车维修企业等校企合作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现场参观实习、顶岗实习,感受企业文化,可以使学生尽快的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达到尽快就业的目的。

(五)教学评价

 建立校、二级学院、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出台了《教学质量考核》《学生评价》等考核评价制度,对人才培养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等进行考核、评价,对各类教学资料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教学效果进行多元评价,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如观察、口试、笔试、顶岗操作、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等评价、评定方式。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完善教学评价诊断与改进。教学评价重点考核学生完成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实现课程目标的状况和程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表现。强化实际操作和学习过程考核。鼓励学生结合课程学习积极参加社会、行业或企业相关的职业活动,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

 主要包括职业素养评价、操作技能评价、理论知识评价三部分。职业素养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质量和协作能力等,考核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的态度及表现;操作技能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理论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每门课程评价可以是三者相结合,还可以是职业素养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或者是职业素养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评价可以选择闭卷,也可以是开卷,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课程的评价方式及比例在课程标准中要体现出来。

(六)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校院(部)两级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统筹管理。对学院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形成常态化的“诊改”制度。

 构建并完善学生就业单位与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持续跟踪毕业生发展轨迹五年以上,根据毕业生回馈、毕业生家长及就业单位反馈的学生就业适应情况,建立第三方评价数据库并不断充实与完善。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教育活动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科学分析,为教学质量管理、专业优化、课程调整与创新、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

九、毕业要求

 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学生必须修完教学进程表所规定的必修课课程,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且成绩合格;完成顶岗实习且考核合格;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积极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记录、分析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职业素养达标等方面的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考核,并将考核情况作为是否准予毕业的重要依据。

(一)学分要求

 必修课程的成绩全部合格,总学分应修满130学分。

(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基本要求

专业群通用职业技能证书

可选其中之一

专业专项能力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一:

汽车维修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二:

汽车装调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三:

钳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提高要求

高级别的职业技能证书

汽车维修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十、附录

 教学进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