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

发布者:招生发布时间:2022-11-10浏览次数:117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代码:460702

一、专业介绍与培养目标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来,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之一。2018年,插混、纯电动、燃料电池的新能源车全球销量达到197万台,同比增长67%,中国市场上乘用电动汽车的销量首次突破了100万辆,中国新能源乘用车2018年的世界份额达到53%。截至2019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与2018年底相比,增加约120万辆,增长46.05%2019年新能源汽车生产124.2万辆,销售120.6万辆。截至202011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63万,同比增长了133%,是近八年来最高的,其市场份额达到了5.9%,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新能源汽车融汇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提升,对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纷纷加强战略谋划、强化政策支持,跨国汽车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和社会运行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2015年以来产销量、保有量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产业进入叠加交汇、融合发展新阶段。

     安徽省汽车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汽车产业是我省的主导产业,从“十三五”开始,我国汽车产业加速向节能化、轻量化、智能化、电动化方向发展,也是我省汽车产业发挥优势、加快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属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我省在国内具相对优势的产业。2020年大众入股国轩高科成第一大股东、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大众汽车(安徽)公司成立,首款车型计划2023年投产。未来,大众集团将通过位于安徽的研发中心,开发基于MEB平台的车型和全新的纯电动产品矩阵,提供领先的技术解决方案,加速大众汽车(安徽)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中国市场在大众汽车集团电动化、数字化战略中的作用,持续助力安徽省发展成为中国电动出行的新高地。2020年全省生产汽车90万辆以上,汽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2500亿元左右,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安徽省“十三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安徽省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质量效益和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汽车强省地位初步确立。形成以节能汽车为主体、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先导,先进汽车零部件与汽车装备、优质汽车服务为两翼,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协同发展的安徽汽车产业新体系。到2030年,安徽汽车自主品牌进入国际知名品牌行列。市场对从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量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而逐步增大。目前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岗位的人才已成为紧缺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作为培养新能源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承担着艰巨的任务,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响应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解决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本专业面向新能源汽车前、后市场等技术服务行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掌握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应岗位必备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整车的试制试验、装配制造、生产管理、质量检验、销售经营、检测维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专业现有基础与发展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在2016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开设了新能源汽车方向。2019年学院依托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符合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并于20199月正式开始招生,目前共有在校生140余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2019年国家首批汽车领域“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专业。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未来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战略扶持的朝阳产业。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一直致力于专业的特色建设和课程改革。构建了能力递进、学训交替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具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1.师资条件

     汽车工程学院多年来通过实践,构建了“多渠道、递阶式、多维提高”的师资培养模式。通过“学院与企业培训互补、理论与技能训练结合、专职与兼职互融、学历提升与终身学习并举”等师资培养机制的运行,对师资队伍进行培养。

2.实训教学条件

汽车工程学院现有实训基地面积共计1200m2,校内实训条件位居省内前列。为完成本专业教学,汽车工程学院完成了新能源汽车实训室的建设,拥有吉利帝豪EV300、比亚迪E5、吉利帝豪EV500,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功能模拟实训互动教学平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实训台、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智能实训台、新能源车身电器系统实训台、新能源汽车专用诊断测试仪器等。

3.人才培养模式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途径,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坚持以工作岗位为导向、项目为引导、工作过程为主线,依托校内实训中心和合作企业,在工作过程中贯穿“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有效地培养学生对本专业新知识、新工艺的兴趣,提高实践技能。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动态跟踪合肥经济圈、安徽省及长三角区域行业企业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执行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体现“校企结合、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训交替”,专业实训条件形成一定规模并重视素质教育。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主要采用“学训交替+顶岗实习”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强调“理实融合、学训交替、能力递进”,主要专业核心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形式。本专业采用学分制体系,除专业课程外还提供素养与素质提升、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学生可结合个人职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一定范围内结合兴趣选修专业类、素质与通识类课程,促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的锻炼与养成。本专业将1+X引入课程,通过学习可考取1+X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教师学生动手能力强,学生多次在省级以上大赛获奖。

四、主干课程

     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三横三纵”发展策略,对课程设置进行深入剖析,并根据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按照能力递进的原则,设计基于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作过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培养懂弱电、精强电;懂维护,善诊断;懂技术,重安全;懂理论,强实践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主要开设的核心课程有:新能源汽车概论、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等。

 实训课程课程设置合理,现有条件满足实训要求,通过实训可大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五、就业面向与职业发展

1.服务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使用、检测、管理、维修、制造与装配等方面的工作,具有汽车调试、汽车故障检测、维修、维修企业管理、汽车质量检验等能力,能直接在生产一线、汽车检测站、汽车特约经销商等企业从事一线技术岗位工作。

2.岗位(群)面向

 初始岗位: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新能源汽车维修接待、整车销售、汽车保险理赔岗位。

 发展岗位:汽车4s店销售主管、售后主管、技术总监,新能源汽车综合维修企业经理、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站、汽车综合性能监测站工程师,汽车主机制造企业工程师及技术高管等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