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编号 标 题 发 布 发布日期 点击率

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专业代码:440202

新时代下,城市管理广泛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集成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论和新模式。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以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所运用的信息集成技术为中心,开展城市信息化模型设计、数字孪生城市、城市信息化管理和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等研究和实践。本专业立足服务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和安徽地区特色智慧城市管理行业,培养具备城市感知、城市表达、城市计算、城市管理、城市分析等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培养学生现代城市管理、信息化处理、地理信息系统操作使用等专业技术技能。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城市基础运维行业、专业技术服务行业、公共设施管理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测绘和地理信息工程技术人员、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公共设施管理服务人员、社区和村镇工作人员等职业,能够从事城市信息模型建模与应用、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城市社区管理、智慧城市运营与治理等工作,懂开发、会安装、善运维、精服务

二、课程设置

1.主干课程:

智慧城市运营与治理、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应用、三维数据模型制作、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BIM三维建模与渲染技术、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与应用、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数字孪生城市、城市社区规划与设计等。

2.实训实践教学:

城市信息模型建模综合实训、无人机飞行操控与维护综合实训、测绘地理信息智能应用综合实训、数字建模与渲染技术实训、工程测量实训,智慧城市规划与设计实训、智慧社区集成与运维实训、智慧社区集成与运维实训等校内外实训。以及校外实践教学包括智慧工地专业岗位综合实践、数字孪生城市建模与应用专业岗位综合实践、智能化城市管理专业岗位综合实践、岗位实习与毕业设计(毕业实践报告、论文、创业报告)等。

三、师资力量

 “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教师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副高及以上技术职称教师8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18名,“双师型”素质教师12名,骨干教师7名,专业带头人2名。专业课程授课教师更是具有一线企业工作经验或城市规划管理行业相关的实践经历。

企业兼职老师6人,均为在城市信息化管理行业相关的一线企业单位中工作的在职管理人员或工程师,其中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2人,中级2人,全程参与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指导。

四、实训条件

1.校内实训室

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具有良好的校内实训教学条件,共有校内实训室10个,BIM数字建筑建模的综合实训室 2个,用于模型制作、软装设计实践以及创作的模型制作室、操作室各1个,无人机测量实验室1个,多个AR/VR虚拟仿真基地以及新建成洞穴式CAVE教学实训中心、智慧工地实训中心、智慧建设管理实训中心,满足专业实训教学的需要。


2.校外实训基地

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具有一批教学功能完备的校外实训基地,本专业先后与安徽晶宫绿建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智慧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科创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共建了一批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建筑信息模型建模员、城市社区管理智慧城市平台运营与维护、城市数据采集与分析岗位,满足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实训等、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的需求。

五、职业面向

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城市数字化转型及“双碳”战略对城市治理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紧密围绕《“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等政策导向,以城市信息模型(CIM)为基座,融合物联网感知、大数据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计算、数字孪生等核心技术,培养“懂技术、精操作、善治理”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覆盖城市数字化设计、公共设施智能监测、智慧化协同治理全流程技术链,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管理。本专业聚焦城市更新、低碳转型、社区治理三大应用场景。



总访问量:
Copyright © 2005-2016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皖ICP备05004988号-1 邮编:230011
地址:合肥市新站区文忠路高教基地 电话:0551-64689804 E-mail:azyjzgcx@163.com 技术支持:安徽迅时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