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安职要闻
  • 2024-12-17
    本网讯(办公室)12月17日,和田地委书记刘琛率党政代表团来我院考察交流,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副厅长刘业勋、省合作交流办公室、省援疆指挥部相关人员陪同调研,院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会议由院党委书记李方泽主持。刘业勋代表省教育厅对刘琛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安徽教育特别是安徽高等教育以及安徽对口支援皮山县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安徽省教育厅将进一步总结安徽教育援疆皮山模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援疆手段。党委副书记、院长盛鹏对和田地区党政代表一行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就在校新疆生的管理工作作了简要介绍。他表示近年来,学院在新疆籍学生管理上注重情感引领,注重增强情感认同,坚持立德树人,注重技能教育,创新管理模式,严管厚爱相结合。下一步学院将加强德育、技能、就业方面的教育培训,提升孩子们的社会适应力。和田地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厅长级),地委教育工委书记张彤,和田地委副书记,安徽省驻新疆援建指挥部临时党委书记、指挥长张庚家,皮山县委书记李志峰,省合作交流办公室副主任、一级调研员李定松就安徽教育援疆工作、和田地区发展、安职院发展等方面作了简短交流。刘琛对安徽省教育厅、安徽职业技术学
  • 2024-12-17
    (党委组织部)12月16日下午,学院召开12月份二级党组织书记例会。会议集中学习了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对近期政治生态和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对70周年校庆、基层党建等工作进行布置安排。学院领导李方泽、李荣富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机关党委、各二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组织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荣富主持。党委书记李方泽就做好近期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坚持精益求精,高标准高质量办好70周年校庆。要深刻认识70周年校庆是“回顾办学历程、发扬优良传统、展示办学成就、凝聚办学力量、树立学校形象、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契机,广泛动员,统筹协调,组织宣传好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要精益求精,责任到人,高标高质量推进70周年校庆各项工作。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总结梳理好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要查遗补缺,及时梳理总结基层党建工作任务,切实做好政治生态和意识形态研判,坚持“严管就是厚爱”,强化对师生的教育管理、宣传引导,做到风险早发现、事端早处理、信息早报告。三是坚持自我革命,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以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发扬斗争精神,坚持自我革命,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
  • 2024-12-17
    2024年12月13日至15日,由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优秀作品展暨2024年产教融合成果转化对接会在广州琶洲灵感创新展馆隆重举办。艺术与创意学院、现代服装学院精心组织各专业师生积极筹备,精选高质量作品参展,并通过现场成果展示与交流学习,致力于构建互动合作的平台。在此次优秀作品展中,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子们与指导教师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才华与创意。荣获了平面视觉类与时尚设计类一等奖、环境艺术设计二等奖与三等奖、人物形象设计类三等奖以及数字设计类二等奖。这些奖项的获得,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指导教师辛勤付出的认可更是对学院在艺术设计教育方面深厚底蕴和创新能力的肯定。除了展示杰出作品,艺术与创意学院的教师团队亦在2024年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能力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并在微课竞赛中同样斩获二等奖殊荣。这些荣誉的取得,既是对学院教师教学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学院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不懈探索与创新精神的认可。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秉承教育创新的理念,致力于构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创新平台。通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
  • 2024-12-16
    近日,第二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智能运维职业技能竞赛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赛项全国总决赛在丽水技师学院圆满落下帷幕。在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智能制造学院控制2322班褚润芝同学代表学院参赛,荣获国赛三等奖的佳绩。本次总决赛共汇聚了全国14个省市近50支队伍同台竞技,大赛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与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主办,为国家级二类职业技能竞赛,旨在推动设备管理与智能运维领域的技能提升与创新发展。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赛项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标准三级(高级工)以上要求实施,均为单人赛制,全面考察参赛者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水平。其中,理论知识占总成绩的20%,技能操作占总成绩的80%,充分凸显了实操能力的重要性。近年来,学院坚持“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相联;教师与技师并重,育才与育人双全”的教学理念,恪守“专业上追求专精特新,品质上锻造勤朴勇毅”的育人目标,传承和发展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学院教育教学成果的认可,也是对我院人才培养成效的肯定。未来,我院将继续致力于深化人才培养机制,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社会和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2024-12-16
    (环境与生命健康学院)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部署,12月14日,由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举办全国智慧环境检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024年度盛会。盛会汇聚了来自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辉、安徽省环保产业协会常务会长张登亮、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崔康平、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黄行九、安徽大学资源环境工程学院院长石先阳、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解华明、安徽省环科学会副秘书长张爱军等众多行业领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高校师生,共计150余位嘉宾共襄盛举,共谋智慧环境检测行业的未来发展与合作新机遇。会议由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胡辉平主持。会议伊始,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方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李书记表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智慧环境检测作为环保领域的科技尖兵,承载着提升环境监测效能、守护绿水青山的重大使命。全国智慧环境检测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构建高水平合作平台,汇聚教育与产业
  • 2024-12-16
    为加强高校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12月13日,学院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级决赛。安徽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素苗到场指导,党委书记李方泽,党委委员、副院长胡辉平,委党委委员、副院长宣岩松,相关职能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教研室主任、2025届专兼职辅导员、就业指导课教师等参加本次活动,共同见证学生们的成长与进步。李方泽大会致辞中强调,学院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积极传承践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坚持“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相联、教师与技师并重、育才与育人双全”,教育学生在“专业上追求专精特新、品质上锻造勤朴勇毅”。持续优化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为学生搭建起通往未来职业道路的坚实桥梁。并要求同学们要深刻认识到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对于学生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建设的深远意义。大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自10月启动以来,吸引了近10000名学生的积极参与,历经院系初赛、校级复赛的选拔,最终共有16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站在了决
  • 2024-12-13
    12月13日上午,院党委副书记杨林国到网络信息中心调研指导工作并召开座谈会,网络信息中心全体教职工参会。会上,网络信息中心负责人袁涛汇报了网络信息中心基本情况和2024年以来学院智慧校园建设情况。参会人员围绕岗位职责结合部门中心工作作交流发言。杨林国在认真听取汇报后,对网络信息中心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学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期望:一是要以更高的站位,统筹谋划好学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学院职教本科创建正在有效推进,要站在本科高校的层次上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做到整体性推进学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二是要以更高的目标,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建设。要深刻领会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相关政策文件要求,紧密结合学院职教本科创建,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找准学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力点,全力以赴高质量完成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建设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学院信息化建设的统筹管理,激发各职能部门信息化建设积极性,打造信息化建设共同体,形成相互支持、团结协作、融合创新的良好局面。三是要以更强的能力,打造专业的信息化建设队伍。要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及时为自己“充
  • 2024-12-13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12月12日,我院在至立会堂成功举办了“牢记嘱托再出发——情景党课进校园”活动,本次活动由省直机关工委、安徽大剧院和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宣岩松出席活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团委专职团干及兄弟院校师生代表800余人到现场观演。 《觉醒年代之唤醒者》主要围绕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三位中国革命历史时代的风云人物为主线,从他们三人相识相交到共同迈向为革命奉献的道路,直至后来因理念的分歧而各赴新征,开启了各自传奇之路。同时这部话剧作品中,也生动描绘和诠释了陈延年、陈乔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怀揣热血的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历经重重磨炼,依然执着坚定地朝着这条革命之路砥砺前行。 此次活动不仅让观演师生重温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也增强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感,激发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观演后,同学们表示,舞台上鲜活的形象让大家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党的事业和新中国的成立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