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安职要闻
  • 2025-08-16
    8月16日上午,安徽职业技术大学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至立会堂隆重举行。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教育厅相关领导,兄弟院校领导、合作企业代表以及学校党政班子成员、部分退休校领导、校友代表、师生代表800余人参加大会,共同见证学校跨越发展的历史性时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红君,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钱桂仑,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刘业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杨欣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校史志分会理事长储朝晖,新站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傅壮等嘉宾出席了大会。大会由安徽职业技术大学行政负责人盛鹏主持。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刘业勋现场宣读了《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置安徽职业技术大学的函》。钱桂仑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向安徽职业技术大学的设立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他指出,安徽职业技术大学是安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作为我省首批职业本科院校之一,在全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希望学校聚焦立德树人,筑牢职业教育初心;聚焦内涵建设,提升人
  • 2025-11-04
    (办公室)11月3日平度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谢仲鹏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学校行政主要负责人盛鹏,校领导张智清热情接待来宾一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张智清主持。座谈会上,盛鹏代表学校向谢仲鹏一行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紧扣学校核心发展脉络,从历史沿革、校园文化建设、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职教本科创建等多个关键维度详细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及取得显著成效。他指出,安徽职业技术大学作为安徽省首批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始终坚守职业教育初心,聚焦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此次与平度市、青岛市教育领域同仁的交流,为双方搭建了互学互鉴的良好平台,期待通过深度沟通,共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谢仲鹏对我校的热情周到的安排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学校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安徽职业技术大学在职教本科创建、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思路清晰、举措务实,尤其是在产教融合、服务区域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具体经验做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平度市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参考。平度市正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升级,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加
  • 2025-11-03
    (办公室)10月9日,学校召开2025年第9次重点工作调度会。学院领导班子,各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主要负责人李方泽主持。会上,体育健康学院院长高立克、艺术与创意学院院长张文徽、团委书记贾亮亮、现代商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程基鹏就本部门10月份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阶段工作安排作了汇报。学校行政主要负责人盛鹏从四个方面对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作了部署:一是锚定核心,纵深推进职业本科建设内涵发展;二是着眼长远,持续推进“十五五”发展蓝图谋划工作;三是精准施策,着力提升资源保障与配置水平;四是统筹兼顾,有序落实近期各项重要工作。李方泽分别对几位部门负责人的汇报内容进行了精准点评,并就做好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强调了三点意见:一要铸牢政治忠诚,提升政治能力;二要聚焦内涵提升,激发办学活力;三要锤炼严实作风,增强履职效能。每卷终章皆伏笔,今朝实干绘宏图。李方泽强调,回望耕耘路,展望新征程,每一段终章都是新的序章。让我们紧抓年末两个月关键期,攻坚全年目标、收官“十四五”规划,以实干实绩开启“十五五”时期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本科院校新征程!(文/陈磊 图/梁宇翔)
  • 2025-11-03
    10月23日,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对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给予表扬的通报》文件,我校荣获2025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成效突出激励。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学校2025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为97.53%,同比增长1.05个百分点,其中留皖就业占签约就业毕业生总人数的74.45%,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一直以来,校党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2025年我校接连承办成功承办第十八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安徽赛区)决赛、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职教赛道总决赛,均获得优秀组织奖。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中,我校获得银奖两枚,学校参赛团队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全国总决赛金奖一枚,铜奖两枚,书写了学校就业与创新创业工作的新篇章。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了。未来,学校将以此次激励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筑牢现有“根基”,做强特色优势“长板”,补齐发展短板“弱
  • 2025-11-03
    本网讯(外国语学院现代商务学院)10月29日至11月1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第26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以教育见世界”。共有来自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名中外教育界人士、驻华使领馆官员和企业代表等参加。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智清率队参加。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是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国际教育界年度盛会,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也是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国际教育盛会之一。10月30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本次年会全体大会上致辞并提出倡议。学校代表参加了主题为“产教融合 共建共享:推动职教出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中亚职教合作研讨会暨中国—中亚产教融合联盟2025年会”、“全球视野下的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发展论坛”3场平行论坛。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智清,外国语学院院长胡菁蕾,现代商务学院院长杜淑琳分别代表学校领取了由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颁发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认证证书和6门课程的认证证书。此外,学校在本届大会上荣获“2024-2025中泰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未来学校会继续积极
  • 2025-11-02
    10月30日至31日,全国跨坐式单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安徽芜湖隆重举行,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胡辉平、轨道交通学院院长张世军等一行3人应邀参加会议。共同体成立大会由华东交通大学、芜湖市运达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主办,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交通厅、芜湖市政府以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等单位指导支持。北京交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20多所高校以及中车阿尔斯通、芜湖运达等30多家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单位共同参会。我校被推选为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校领导胡辉平被推选为共同体副理事长。会上,芜湖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雍成武、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饶庆梅、省交通厅综合运输处处长汤文明等先后发表讲话。通过“政、行、企、校”紧密协同,聚焦跨坐式单轨车辆装备研发、轨道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管理、智能运维技术等核心领域,构建跨坐式单轨行业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体系,提升跨坐式单轨产业创新能力及产业链集群,赋能跨坐式单轨产业升级发展。此次参会不仅拓宽了学院在跨坐式单轨行业领域的产业视野和办学思路,更为学院未来相关专业的产教融合项目落地、校企联合育人模式创新、专业内涵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将积极融
  • 2025-10-31
    本网讯(党委宣传部)10月31日上午,学校召开2025年第11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学校党委负责人李方泽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专题学习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及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会议采取“重点发言+随机点名”学习交流机制,校领导杨林国、胡辉平作了重点发言,随机抽取的4名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学校党委班子成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是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必须从政治、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全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
  • 2025-10-31
    10月31日,2025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首届AIGC+3D时尚数字设计赛项全国总决赛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现代服装学院派出的两支代表队凭借出色的数字化设计能力与创新思维,在来自全国的60支决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分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和优秀奖。本次大赛由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理事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培训中心共同主办,中国发明协会、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联合主办。赛项紧密围绕服装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趋势,要求选手综合运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工具进行设计灵感激发、面料图案生成与款式开发,并熟练运用3D建模与渲染技术完成虚拟服装的精准呈现。这不仅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时尚设计的前沿融合,更是对“数智化”设计新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为行业培养了亟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自备赛启动以来,现代服装学院高度重视,组建了由专业教师指导的竞赛团队。团队师生深入钻研AIGC与3D设计软件的应用,将人工智能的生成能力与设计师的审美判断相结合,反复优化数字作品。在比赛中,我校选手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