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安职要闻
  • 2025-07-08
    春日正好,上午9时许,在安徽合肥英利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箱箱汽车零部件正打包送往30公里外的蔚来、大众(安徽)等汽车工厂。“这些产品焊接工艺复杂、尺寸要求高,我们公司的核心技术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难点。”让公司总经理张连朋感到底气十足的,是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近年来,合肥重点打造“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区域有需求、产业有召唤,职校有作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把专业链建在产业链上、把人才培养融入企业生产全过程、创新“双师”建设机制等系列举措,为区域产业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1  对标十大新产业——  把专业链建在产业链上  “学校的专业设置完全对标安徽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袁春雨介绍,近年来,对接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区域重点培植产业,学校打破原有专业结构,优化重组了16个二级学院,设置了55个深度服务地方产业的专业。  “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纽带,也是高职院校灵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关键环节。”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方泽坦言,对专业的优化调整,学校“慎之又慎”,但也不乏“壮士
  • 2025-07-07
    本网讯(党委宣传部 党委组织部)7月11日,安徽电视台《安徽新闻联播》栏目播出《深学细查实改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报道我校开展学习教育以来,通过成立工作专班,选编典型案例、开展思想交流、强化重点群体廉洁教育等,集中梳理完成整治举措33条,切实回应师生关切,着力破解办学治校中的瓶颈难题。校党委书记李方泽接受采访。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坚持提前谋划部署。组织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印发学习教育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定期印发《工作提示》,制定学习教育工作清单。组织学习研讨深入。组织18个二级党组织104个支部,依托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会议、“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认真学习规定内容,开展集中学习和深入自学,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交流研讨。突出抓好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的学习教育,通过谈心谈话、学习研讨、集中培训等方式,推动养成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好习惯、好作风。组织开展对照检查。组织各二级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和干部按照相关要求,结合中央通报的典型问题和省委常委会会议要求,以及全省学查改一体推进大会上印发的“1+5+1”问题,深刻查摆问题,及时更新问题清单
  • 2025-07-25
    7月25日,第28届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高职院校组)落下帷幕,我校网球队队员朱国宇同学在287名运动员中脱颖而出,获得A组男子单打冠军。这是安徽省高职院校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座男子网球项目全国冠军奖杯!本次赛事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南昌)承办,来自全国37个城市的50所高职院校组队参与了此项赛事。备赛期间,朱国宇与队友们克服学业与训练的双重压力,在教练组的带领下,每日坚持完成高强度专项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确保了训练效率的最大化。此次优异成绩的取得,是学校长期以来坚持“五育并举”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体育教学改革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的丰硕成果。这枚金牌不仅刷新了安徽省高职院校在全国网球赛事中的历史纪录,更彰显了我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过程中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未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高水平运动队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推动校园“体育健康文化”建设,让更多学生在运动中强健体魄、砥砺意志,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注入更多活力。
  • 2025-07-25
    为进一步推动校地、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进一步促进我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实习,7月25日,李方泽带队赴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调研交流。办公室、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负责人、相关教研室主任及教师代表参加调研。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郭国平对李方泽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公司量子计算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情况、专业化人才的需求情况。首席顾问孙习祥陪同学校调研团队实地参观了我国首个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研发中心、量子芯片制造中心。李方泽介绍了安徽职业技术大学的创建历程及办学特色,并指出,学校正紧跟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探索智能化与职教本科建设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希望双方能够紧密合作,充分整合各自在学术研究、应用技术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共同探索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为服务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量子计算领域的技术革新与人才需求展开讨论,共同分析了当前量子科技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与人才缺口现状,并就量子计算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共建、产业导师聘任、科研联合攻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双
  • 2025-07-22
    为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综合素质,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7月21日,我校特邀全国知名职教研究专家、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梦卿教授,在图文信息中心三楼学术报告厅作题为《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与行动》的专题讲座。浙江省、辽宁省、安徽省2025年度省培项目全体学员及我校全体教研室主任参会,讲座由学校党委书记李方泽主持。 讲座中,李梦卿教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专业与课程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等十大专题,以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深入剖析了教学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他强调,职业院校需在三方面持续发力:坚持因材施教,强化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深化协同育人;坚持产教融合,推进三全育人,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李方泽在总结时指出,本次讲座是一堂令人受益匪浅的“大课”、“金课”,李梦卿教授的渊博学识与人格魅力为在场职教工作者树立了榜样,讲座兼具政治高度、学术深度与人格温度,针对性和指导性极强。 讲座结束后,李方泽陪同李梦卿教授参观校园
  • 2025-07-22
    为深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7月18-19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大学等院校共同承办的第45届“五金”说课活动在山东济宁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AI赋能 产教协同 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主题,探讨如何运用数智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关键要素改革,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助力汽车强国与教育强国建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作主旨报告。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鹏,济宁市副市长李丽等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徐永龙、北京理工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龚建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孙勇等出席并作专家报告。我校校领导胡辉平率队出席本次盛会并任现场点评专家。 鲁昕作题为《服务国家智能化创新战略培养汽车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旨报告。报告从国家教育强国建设战略、两个创新融合战略路径、推进数字教育重点举措、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四项嵌入技术重构能力及汽车新人才职教新专业等方面展开论述。鲁昕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汽车强国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
  • 2025-07-21
    本网讯(办公室)近日,省政协召开“加快高校‘双一流’‘双特色’建设”月度专题协商会。省政协主席唐良智主持会议,省政府副省长任清华,省政协副主席李和平等领导出席。会议围绕科教融汇创新生态构建、省属高校争创“双一流”、新工科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我校党委主要负责人李方泽应邀参会。李方泽结合我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围绕“深化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主题提出建议,强调需将企业实践要素前置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环节,并构建“双导师制”育人模式,为深化产教融合提供制度性保障。李方泽的发言系统呈现了我校在产教融合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省政协主席唐良智在讲话中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把准我省高校“双一流”“双特色” 建设的目标任务,切实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他指出,高校应聚焦重点、错位发展,在不同层次和领域彰显特色、提升水平;要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关键,引育并举,重点加大对院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探索构建阶梯式的院士自主培育机制;同时,要强化高校支撑保障,优化教育资金资源配置,积极发挥教育评价作为改革“指挥棒”作用,
  • 2025-07-18
    (办公室)7月18日,学校召开2025年第6次重点工作调度会。学院领导班子,各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主要负责人李方泽主持。会上,教务处处长袁春雨,学生处处长左菁华,人事处处长汪功明,后勤处处长许兴旺分别就本部门6月份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暑期工作安排作了汇报。盛鹏从四个方面对暑期及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作了部署:一是扛牢政治责任新高度,推动巡视巡察整改见真章、求实效;二是聚力“本科元年”新起点,确保首届职教本科招生与内涵建设开新局;三是抢抓机遇奋力攻坚,全力冲刺国家级标志性成果;四是统筹协调抓落实,保障暑期重点任务与基础工作齐头并进。李方泽分别对几位部门负责人的汇报进行了点评,并就做好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强调了三点意见:一是坚持自我革命,破解自身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二是加强研究探索,明晰职业教育核心性问题;三是聚力攻坚突破,落实当前发展紧迫性问题。擘画职教新蓝图,勇担时代新使命。李方泽强调,站在职业本科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承载着打造标杆型职业技术大学的时代重任。希望大家以战略眼光谋局、以攻坚本领破局、以实干精神成局,让安徽职业技术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壮阔画卷在真抓实干的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