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五个导向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2-24浏览次数:2228

  

院党委书记方徽聪在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发言稿
  
  来源: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2010年11月24日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近年来,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育人机制创新,致力于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

  一、坚持就业导向,灵活调整专业结构

  学院坚持“就业导向,合理布局,动态调整,提升质量”的原则,根据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现状,准确瞄准市场对相关技术岗位的大量需求,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及时新增专业15个,停招专业10个。学院目前设置的60个高职专业,其毕业生就业均呈现“专业对接、供需两旺”的良好局面。

  二、坚持工学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遵循“课堂小企业,理实交融;企业大课堂,德技兼修”的校企合作理念,创新了“校企融合、项目带动、双轮职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校企订单式”、“就业加培训式”、“双证书制”等多种教学形式。学院与海螺集团、安徽华茂集团、合肥江淮汽车集团等200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关系。学院的20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均采取校企双方“五共”管理模式,即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共同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共同制定顶岗实习评价标准、共同指导顶岗实习、共同评价顶岗实习效果。目前,学院和企业建立“奇瑞”、“广达”等10多个校企合作班,学生“双证书”率达95%以上。

  三、坚持技能导向,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设计做到“两个衔接、两个突出”,即:课程体系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相衔接,课程开发与工学结合的教学形式相衔接;突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院先后开发优质核心课程44门,开发校本特色教材30本。在课程教学上,体现“教、学、做”一体。先后建成120个与生产、管理、服务工作一线现场职业环境相仿的校内实训室。使学生边学边做,实现技能训练与就业岗位相对接,专业实践课课时占到总课时数50%以上。

  四、坚持素质导向,提升学生职业意识

  学院积极开展学生从“校门”进入“农门”、“厂门”等系列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利用学院“新思维论坛”,邀请知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优秀校友为在校生举办讲座、辅导报告等活动,利用《院报》、校园网等媒介积极传播各类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坚持创业导向,开展创业培训服务

  学院于2004年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引进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业培训项目——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积极为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培训,从项目选择、市场分析、成本核算、运营管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培训和指导。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建立了符合SIYB培训要求的创业培训基地。同时积极开展后续服务,对完成培训的学生在经营、贷款和财务等方面给予具体帮扶。2010年,学院共为毕业生争取贷款近30万元。学院近年来成功创业的毕业生近300人,创造就业岗位900多个。

  毕业生就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部署,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力做好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官微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