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三下乡·青春行】五指成拳心向党 匠心筑梦正当时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7-03 浏览次数:13

七月的骄阳似火,点燃了青春的热血与激情。安徽职业技术大学“艺起兴农,泾致未来”泾县 “三下乡” 暑期社会实践团以红色基因传承者与职教匠心追梦者的双重身份,穿梭在泾县云岭的青瓦飞檐间,感悟历史的厚度,信仰的伟力,以实践教育厚植家国情怀。

一、旧址里的铁血忠魂,心尖不灭的燎原星火

团队先后参观军部司令部、大会堂等核心旧址,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之旅。展柜中,叶挺将军那质朴的粗瓷茶杯与满是补丁的军服诉说着革命先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坚毅品格。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一幕幕场景,宛如时光的碎片,拼凑出那段激情燃烧、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穿越历史洪流,紧随先辈们的铿锵步伐,聆听热血战斗故事,感受理想信念的磅礴力量。

在《云岭碑园》与叶挺铜像广场,成员们心怀敬畏,久久驻足。据讲解员介绍,叶挺将军凭借卓越的资源整合能力,四处筹措抗战物资,还巧妙推动宣纸工艺服务于革命宣传,让古老的技艺在战火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员们深受触动,红色精神的火种在心中熊熊燃烧。

二、放牛娃的信仰故事,笔耕不辍的奋斗精神

40年党龄的陈老讲述人生长卷,为实践团成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陈老回忆起五岁时,便随父亲四处奔波,尝尽生活艰辛。在乡野田间,与牛为伴,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夜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他如饥似渴地苦读,常常学习至黎明。陈老多次申请入党未能如愿,他将这份不甘化作拼搏的动力,在刑警生涯中勇挑重担,带领三个专案组攻坚克难,凭借着不服输的拼劲,在1985年如愿以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退休后的陈老,并未停下追寻历史的脚步。祖辈作为新四军护村队长与妇康会主任的革命往事,在他心中种下了探寻历史的种子。多年来,他笔耕不辍,潜心研究,写出两本新四军研究著作。陈老语重心长地叮嘱团队成员,练就过硬本领,肩负起时代重任。

三、蔡村镇的生态薪火,文旅同辉的振兴答卷

为深入探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的乡村文化发展现状,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实践团队奔赴泾县蔡村镇,开展“乡村振兴文化调研”活动。蔡村镇生态文化底蕴深厚,村民们世代秉持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形成了独特而珍贵的生态保护传统。自发组织山林巡逻队,防止乱砍滥伐行为;严格遵守“禁渔期”约定,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生态文化,为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实践团队深入乡村,通过实地走访、与村民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乡村文化发展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出谋划策,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从新四军军部旧址里的红色印记,到40年党龄老党员的生动党课,再到乡村振兴调研中的青春担当,安徽职业技术大学泾县“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的青年学子们,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完成了一场兼具温度与深度的精神洗礼。让青年学子们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担当,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文/周经波 张雨浩 杨星月  图/梁宇 唐萱萱 周洪远)



初审:喻言    预审:李仿民    审核: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