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安职要闻
  • 2022-07-05
    本网讯(教务处通讯员汪志强)为加大学院中青年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提升学院综合竞争力和专业建设水平,7月4日下午,学院在图文信息中心三楼报告厅召开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训会,党委副书记、院长孙敬华,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林国出席会议,各二级学院(部)院长、副院长,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杨林国主持。会上,孙敬华围绕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作了专题培训报告,并就抓好专业改革与建设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加强顶层总体设计,形成共识引领改革;二是加强模式改革创新,优化方案系统设计;三是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对准岗位培养能力;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结构提升水平;五是加强实训条件建设,保障实践学做一体。孙敬华强调,在完成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做好机制完善与创新、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杨林国就做好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各二级学院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学习,研讨本次培训精神,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二是推进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重点突出培养模式改革;三是严格按照教学规范,认真执行教学计划。
  • 2022-07-02
    (团委通讯员蒯月亭)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6月23日-29日,我院选派121名师生,组成6支队伍,奔赴长丰县、安庆市、明光市、六安市、宣城市、芜湖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围绕理论普及宣讲、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调研、发展成就观察、便民志愿服务、文艺作品创作等方面展开,各实践队伍结合当地情况,发掘团队优势,统筹计划、合理安排,走进基层,在实践中鼓励青年学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盛夏青年毅行,共筑振兴好梦——“三下乡”长丰实践团队在为期7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中,长丰实践团队在下塘镇工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比亚迪建设工地、双杰集团数字化工厂等地了解下塘历史人文和飞速发展变化;在下塘镇南圩社区,走访老党员、群众,寻找助力下塘发展变化的时代先锋模范们……回望历史,审视现在,畅想未来,团队成员队在实践过程中对“发展”二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科技点亮梦想,传承浸润童心。下塘实践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于6月27日在下塘镇青州社区开展“编织童真梦想,科技点亮未来”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现场,来自建筑工程学院和纺织服装学院的团队成员们分别为社
  • 2022-07-01
    本网讯(组织部通讯员刘丽丽)7月1号上午,学院在大礼堂隆重举行庆祝建党101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院党委书记李方泽,党委副书记、院长孙敬华,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智清,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林国,党委委员、副院长宣岩松,党委委员、体育健康学院院长马纯,督导员郭淼、林葆春出席大会,全体中层干部、教职工党员及学生党员代表共计530余人参加大会。会议由孙敬华主持。李方泽作题为《忠诚履职奋勇争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讲话。李方泽指出,中国共产党从危难中奋起、在曲折中前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百年大党的担当不仅体现在走过的百年,更体现在科学地认识当下,把握未来。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学院的命运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要凝心聚力办好职业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李方泽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主动适应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高职教育发展新趋势,在学院转型发展、内涵发展、跨越发
  • 2022-07-01
    本网讯(院工会通讯员 张萍)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四史”教育,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根据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关于举办“学党史 在实干笃行中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要求,院工会联合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机关党委和党建读书会组织开展了“学党史 在实干笃行中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征文活动。 征文紧紧围绕“学党史 在实干笃行中凝聚奋进力量”主题,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活动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16个分工会56篇作品。征文或者结合疫情防控的亲身经历,记录学院校风、教风、学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抒发了奋进新时代的赞美之情;或者创新教育管理方式方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表达了红心向党的永挚初心;或者强化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当好“引路人”和“筑梦者”,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赓续奋斗新征程。经过专家委员会评审,郑娟等5位教师作品获得一等奖,李宏林等8位教师作品获得二等奖,薛新白等18位教师作品获得三等奖。学院将择优推送8篇作品参加省教科文卫体工会举办的征文评选活动。获奖汇总表获奖等次作者姓名一等奖郑娟张
  • 2022-07-01
    本网讯(艺术设计学院通讯员 方方)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有效推进产教融合,6月30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邀请合肥乐堂动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行来院洽谈合作事宜。党委副书记、院长孙敬华,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负责人王乌兰、艺术设计学院党政负责人闫冰、吕慧及相关专业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闫冰主持。孙敬华代表学院对乐堂公司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学院规模、师资队伍、教学理念、办学特色、技能大赛、发展成就、校企合作等方面对学院做了基本介绍。孙敬华表示,“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是学院贯彻落实新《职业教育法》的重要举措,也是校企推动资源共享、促进协同育人的重要方式。学院将以产教融合为机制,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促进政校企三方供需精准对接、努力解决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全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出成果、见成效。合肥乐堂动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效庆介绍了乐堂动漫的战略定位、主营业务、发展方向。他表示,作为安徽省百强民营企业和数字创意内容制作领军企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迫切期望学校相关专业能够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校企双方
  • 2022-06-30
    本网讯(学生处通讯员 萧潇)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推进毕业生档案的转递、保存和托管规范进行,确保每位毕业生按规定程序办理离校手续,6月30日,学院召开2022届毕业生档案工作专题会议。党委委员、副院长宣岩松出席会议,学生处、团委、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中心部门负责人,组织部、学生处负责档案工作相关人员,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全体毕业班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生处负责人余搏立主持。会上,团委负责人贾亮亮通报了毕业生团籍档案及团组织关系转接等工作,组织部白花蕊通报了毕业生党组织关系转接、党员档案交接转递等工作,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负责人王乌兰通报了毕业生派遣证转递等工作,学生处李劲峰通报了毕业生档案的转递、保存和托管等工作。宣岩松就做好2022届毕业生档案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学生档案工作,维护好毕业学生的切身利益;二是要严格对照要求,细致规范做好毕业生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邮寄等工作;三是要认真履职尽责,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做好学生档案指导工作,坚决杜绝档案漏装、误装、投递错误或丢失等问题发生。会上,宣岩松还就毕业生就业和征兵等近期重要工作
  • 2022-06-29
    (环境与化工学院张晓晴)为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推进人才供需对接、开拓就业创业岗位,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6月29日上午,环境与化工学院邀请肥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有限责任公司、中科合肥智慧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合肥华纳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国泰众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计量检测(合肥)有限公司、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亚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9家政企单位来院洽谈合作事宜。党委副书记、院长孙敬华,环境与化工学院党政负责人郝建文、宣凤琴、副院长徐颢溪,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傅峙及相关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徐颢溪主持。孙敬华代表学院对政企代表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学院规模、师资队伍、教学理念、办学特色、技能大赛、发展成就、校企合作等方面对学院做了基本介绍。孙敬华表示,“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是学院贯彻落实新《职业教育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学院了解社会需求、提高办学水平、推动资源共享、促进协同育人;有助于锤炼学生品格、感悟企业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技术人才;有助于企业分享管理经验、强化职工培训、推广先进技术、促进成果
  • 2022-06-29
    (团委通讯员蒯月亭)近日,第十届“挑战杯·华安证券”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决赛在马鞍山落下帷幕。我院学子披荆斩棘,逐梦赛场,历经省赛网评、复赛评审、决赛评审等环节,最终取得了银奖4项、铜奖5项的佳绩。我院第十届“挑战杯·华安证券”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奖情况银奖项目名称团队成员指导教师智慧消防“心”守护——智慧消防工程整体解决方案李翔、钟明、陶超超、张梓旋、刘林旺、周博、郭豪、陈倩、储宇亭、陆雪勤陈晓晨、杜淑琳、沈天明怡水源——小型水体处理新方案张倩、靳哲文、张浩、张健、陶文静、张斌斌郝建文、季爱萍、张庆梦想声谷——智能教学设备场景化应用与推广李云龙、储泽凡、王夏丹、潘欣雨、谢晴晴杨家平、张坛柳、张祎凌创模型——模型全品类可定制服务商刘忠荣、郭豪、吕贤浩、卢子健、胡居尧、毕诗颖、沈津、孙绘、许海燕、黄费雯张祎、张进成、陈晓晨本次大赛由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安徽工业大学承办。全省123所学校共推荐1237件项目参加省级比赛,共有337件项目进入省级终审决赛。自大赛启动以来,我院对此项比赛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