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安职要闻
  • 2024-10-02
    健康徒步迎国庆,凝心聚力踏征程。10月1日,由新站高新区管委会主办的“青春不停步 荃心向未来”2024新站高新区少荃湖城市副中心健步走活动在少荃湖公园举行。学院党委书记李方泽出席活动,并与新站区领导共同为活动鸣枪发令。学院团委积极响应号召,组织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招募100名志愿者,担任此次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活动筹备期间,团委协同主办方对10公里赛道进行实地考察,熟悉并完善各服务点工作内容。同时按照赛事安排和服务岗位要求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有效提升了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10月1日清晨,100名志愿者们身着统一着装,奔赴服务现场,分散在起终点、北广场、无人机科普展馆、亲子乐园、各区域补给点,做好沿途咨询指引、秩序维护、物资发放,打卡点登记、后勤保障等工作。他们热情洋溢、诚挚周到,暖心相伴、默默坚守,以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专业高效的服务能力,为活动的顺利进行贡献安职力量。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是一次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展现青年担当的社会实践,更体现出学院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良好精神风貌和阔步奋进新征程的豪情。今后,团委将持续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创新发展,团结引领广大青年
  • 2024-10-01
    9月29日晚,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由安徽省直机关工委主办的“强国复兴有我”省直机关文化成果展演在安徽省体育馆举行。学院党委书记李方泽,党委委员、副院长宣岩松出席演出现场。此次活动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精心策划三个篇章,紧密围绕时代主题,用歌声讲述新中国75年来的辉煌历程与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我院倾情演绎的《看我英雄江淮儿女》拉开了本场演出第二篇章《潮涌江淮新作为》的大幕。自6月接到展演通知起,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并给予指导关心,由院团委牵头组织,科学规划排练日程,细致入微地指导学生进行节目编排。排练期间,省直机关工委领导一行来校进行了节目审查,并对我校排练成果给予了肯定。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充分关怀下,在各二级学院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指导老师的辛勤付出下,在合唱团每一位同学的认真努力下,大家齐心协力,以最动人的演唱、最精神的面貌,传递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与祝福。这次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它不仅仅是一次合唱展演活动,更是一次深刻的价值观引导,让广大安职青年在国庆来临之际,以青春之音,唱响强国之魂。我院将以此为契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继续秉承“强国复兴有我”的使
  • 2024-10-01
    (党委组织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党委书记李方泽一行来到我院因公牺牲党员梁智家中,看望慰问其家属,代表学院党委送去关怀和温暖,向他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敬意。李方泽与梁智家属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了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健康状况,反复嘱咐其家人要保重身体、照顾好家庭、积极乐观生活。李方泽详细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和长足发展,指出学院的建设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安职人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梁智同志作为学校预防“非典”工作领导小组监控组组长,身先士卒,奋战在一线,因过度劳累倒在了抗击“非典”的前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相关处室要持续关心关注因公牺牲党员家属,落实好各项待遇和政策,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从细微处入手、从实事办起,将关怀和温暖送到他们身边。学院党委高度重视走访慰问工作。每年七一和春节前后,由党委组织部牵头,办公室、工会、离退休办公室等相关部门配合,深入一线调研摸排教职工的生活工作情况,通过走访慰问因公牺牲党员家属、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困难教职工、驻村干部等对象,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 2024-09-30
    9月30日清晨,学院迎国庆贺校庆主题升旗仪式在风华广场举行。院党委书记李方泽,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智清,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宣岩松,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团总支书记,在校教师代表及各学院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升旗仪式。晨曦微露,国旗护卫队护卫着国旗走向升旗台。伴随着雄壮激昂的国歌奏响,升旗手奋力将国旗挥向空中。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展开,在晨风中猎猎作响。金色的阳光洒在旗帜上,使其更加熠熠生辉。七十载薪火相传,七十载春华秋实。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学校建校70周年,也是学校职教本科创建冲刺之年。在这一重要时刻,‎星火朗诵协会带来诗歌朗诵《安职青年》,呼吁安职学子锤炼本领,用技能点亮安职梦;守正创新,用匠心点燃成才梦;砥砺前行,用不懈奋斗筑起中国梦!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校合唱队带来合唱表演《看我英雄江淮儿女》。豪迈的歌声响起,仿佛带大家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们看到了江淮大地的英雄儿女们奋斗的身影和坚定的信念。他们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前赴后继,英勇奋斗,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历史凝聚了宏伟,尽情涂染着
  • 2024-09-30
    本网讯(工会)9月30日下午,学院组织召开工会工作会议。院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李瑞勇、院工会部分工会委员、各分工会主席参加会议。会议由工会负责人主持。会上,院工会负责人总结了上半年工会在思想政治引领、增强职工凝聚力、职工子女上学困难帮扶、发挥女工组织作用、精准做好关爱服务、强化自身建设等方面开展的工作;介绍了发挥“两委会”作用及提案办理情况、校园道路楼宇等命名征集活动、职工之家建设、工会干部培训等;部署了新学期工会重点工作及近期需要完成的任务,并就三校合并后会员会籍转会等进行了说明。李瑞勇肯定了过去半年的工会工作,并对新学期工会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注重政治学习,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站位。积极宣传贯彻学院党委的决策部署,确保职工队伍的思想稳定和政治坚定。二是工会工作要始终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特色发展。坚决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要切实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积极协调解决职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倡导构建学院与教职工命运共同体。不断增强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治校的主人翁意识。四是加强基层工会力量,突出工会系统自身建设,凝心聚力、奋勇争先、争取更大成绩。近年来,工会在学院党委
  • 2024-09-30
    “冷冻冷藏设备制冷剂替代和良好操作行为培训”培训班在我院成功举办为了积极落实《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提前实现淘汰氢氯氟烃行动目标等政策,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使用,推进完成制冷维修行业减排计划目标,中国制冷学会于2024年9月27日至29日在我院成功举办“冷冻冷藏设备制冷剂替代和良好操作行为培训”培训班。中国制冷学会副秘书长荆华乾、会员部主任高恩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智清,智能制造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培训中心)负责人等出席开班仪式。本次培训由智能制造学院具体承办。来自全省的49名制冷维修行业从业人员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聘请了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性束注入研究室主任谢远来、无锡市制冷学会秘书长沈学明等国内知名专家授课,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臭氧层保护、制冷剂替代及回收再利用技术等基础知识和政策法规解读,冷冻冷藏设备用氨、氟利昂制冷系统良好操作,冷冻冷藏设备及可燃制冷剂设备的特殊安全操作与防护知识等。本次培训得到了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下一步,智能制造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 2024-09-30
    本网讯(党委宣传部)9月30日,学院召开2024年第10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会议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论教育》精神,学习了习近平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中共安徽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意见等内容。会议采取“重点发言+随机点名”学习交流机制,院领导张智清、胡坤作了重点发言,党委副书记、院长盛鹏作了交流发言。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纪委主要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党委书记李方泽主持。会议指出,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把教育作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和战略支撑,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刻理解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
  • 2024-09-29
    9月29日,江苏海默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越一行来院洽谈校企合作。院党委书记李方泽,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林国、宣岩松,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二级学院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宣岩松主持。李方泽代表学院对张越一行来院洽谈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院办学历史和当前发展态势。他表示,学院办学始于1954年创办的“安徽纺织技训班”,源头彰显了工业报国的志向,也先天造就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代职教办学特质。一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学院秉持开放办学,与省内所有地市、安徽十大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头部企业都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今天的安职院在省内高职院校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一些中央级媒体参观交流后,认为学院的发展较之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颠覆他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他希望江苏海默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与学院共同用心、用情,做细、做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高水平合作,服务双方高质量发展。张越代表江苏海默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感谢学院的热情接待。他对学院现阶段管理理念、文化建设和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表示钦佩。他说,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省内高职院校的“一面旗帜”,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