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部门动态
  • 2022-05-09
    为贯彻落实学院疫情防控最新部署要求,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5月6日中午,机械工程学院在机械楼305会议室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学院党总支书记陶新南、副院长桂树国出席会议,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陶新南主持。解封不解防,放开不放松。会上,陶新南传达了5月4日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强调全体师生必须持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就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解封不解防,可离校不离肥。全体学生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教职工做到“家、校两点一线”,非必要不离肥。进入校园核验“两码一证”和测体温;二是继续坚持“四早”,继续执行零报告、晨午检、“两码”联扫、“钉钉”打卡等制度;三是继续做好学生安全工作。辅导员要教育引导学生遵守学院各项安全管理规定,不点或少点外卖,提高防诈骗意识和防诈骗能力等,确保学生安全,校园稳定。会上,陶新南还就疫情防控背景下毕业生就业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 会议最后,桂树国补充强调,疫情防控仍在路上,切实领会其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到解封不是解防,一认清形势,提高站位;二强化责任,明确红线;三
  • 2022-05-06
      为进一步提升党员发展质量,严把党员发展政治关、质量关,5月6日中午,学生党支部在经管楼202会议室召开了以“解封不解防,共筑‘防疫墙’”为主题的拟发展对象答辩会。财经商贸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汪洪斌、财经商贸学院副院长杜淑琳、学生党支部委员及丁文斌等25名拟发展对象参加会议,会议由商务专业学生党支部书记范海宁主持。  本次答辩会共分为两个环节,分别为自我陈述和现场提问。在自我陈述环节,现场25名拟发展对象围绕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向党组织汇报了个人在政治、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讲述了自身作为学生干部在学院疫情防控工作等方面是如何为发挥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现场提问环节,拟发展对象结合实际,畅谈了个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和感悟,分享了作为学生干部如何协助好辅导员践行“文明用餐在食堂,不爱网游爱操场;背上书包进课堂,不看手机看黑板”的理念,重点回答了作为学生干部如何正确认识理解“解封不解防”要求的含义以及怎样有效协助辅导员做好疫情常态化管理期间学生思想工作。其中,针对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宿舍管理
  • 2022-05-06
    在五一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引导青年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砥砺奋斗精神,向党的二十大献礼。纺织服装学院在五一期间开展了职业体验系列活动。 “疫”线当先锋,闪耀“中国红”待到花开疫散时,我们携手投身新征程。五一期间,服设2122班团支部的20名志愿者在疫苗加强针的接种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维护现场秩序,指导同学们填写加强针相关信息,确保信息无误。“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在疫情面前争分夺秒、义无反顾,构筑校园安全屏障。我为自己和同学们能够通过自身行动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疫苗接种效率感到自豪,向防疫工作者致敬,让我们共同构筑起防疫抗疫的坚强钢铁屏障!”服设2122班的团支书许春雨说道。情暖建设者,慰问暖人心”5月1日劳动节当天,团总支组织部分同学来到校园的建设工地做职业体验,并为工地的工人送去节日的祝福。经过沟通,为了保证同学的安全,同学们没有进行工人的职业体验,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采访。工人们和同学们面对着面进行交流,他们的笑容是那样淳朴,让同学们的拘谨一消而散。“非常感谢纺织服装学院同学和老师的关心,我们会把同学们的关怀化作
  • 2022-05-06
    5月6日,纺织服装学院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党总支副书记袁晓玲及全体专职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袁晓玲主持。会上,专职辅导员杨劲老师介绍我院截至5月6日全院2022届毕业生总体和各专业班级的就业情况。袁晓玲传达了学院就业推进会和调度会精神。她指出目前因疫情原因导致求职和招聘受阻,就业岗位需求收紧、政策性岗位拓展空间有限,2022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袁晓玲对学院当前就业工作作出充分肯定,并对接下来的就业推进工作,作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与部署。袁晓玲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首位就是“稳就业、保就业”。就业工作是我院各项工作的落脚点,也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就业畅,才能招生旺;就业保,才能招生好。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要把促进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员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抢抓就业工作关键期、冲刺期,加强工作统筹推进力度,积极稳妥做好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二是发挥学科优势,引导毕业生多渠道就业。一方面,拓宽就业渠道,努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专业性岗位;深挖校友资源,做好职业成长“传帮带”,健全
  • 2022-05-06
    5月5日下午,财经商贸学院在经管楼204举办教学能力大赛经验交流会,院长王培俊、副院长杜淑琳和本次教学能力大赛的五支参赛团队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杜淑琳主持。 王培俊与参赛老师们解读了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产生的背景,分析了全国历年教学能力大赛的具体情况,深度剖析了教学能力大赛对“三教”改革的重要意义,以专家评委视角传授了教学能力大赛的作品设计技巧,并特别强调参赛作品应通过“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融入思政元素。杜淑琳就教学能力大赛提交作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案、授课视频和教学实施报告等,逐一认真分析作品的备赛要领。陈晓晨和丁娟娟老师分享了参赛宝贵经验,参加教学能力大赛的五支团队分别汇报了各自参赛选题和比赛准备进度,王培俊和杜淑琳对参赛团队给予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本次经验交流会从评委和参赛选手双重视角让各团队的参赛思路更加清晰,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参赛热情,有力的促进了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建设。(财经商贸学院 杨玉琦)
  • 2022-05-06
    五四精神弦歌不辍,时代青年芳华待灼。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进一步教育和激励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以崭新面貌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艺术设计学院团总支以“传承五四精神、彰显青年风采、凝聚青年共识”为主线,于5月4日开展五四青年节系列主题活动,奏响“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安职添彩”的青春旋律。擦亮党旗,不忘初心“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100年来,共青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发挥着先锋队、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牢记使命才能开辟未来。“五四”青年节当天,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在校内党建文化公园集结开展义务清洁劳动。五月骄阳似火,但也阻挡不住青春向党的赤子之心。现场,大家干劲十足,手持劳动工具认真仔细擦拭着党徽、党旗及每一处党建主题公共艺术装置,并对党建公园的地面卫生进行清洁整理。之后,志愿者队伍来到寝室楼,帮助生活老师对寝室楼内公共空间卫生进行了清扫整理。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通过参加劳动实践发扬实干精神,亮身份、亮形象、做表率,身体力行地践行初心和使命很有纪念意义。百年星火传承,建功正
  • 2022-05-06
    百年薪火,青春正燃。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弘扬“五四”精神,在五四青年节之际,汽车工程学院团总支开展“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以青年之名致敬“五四”。重温入团誓词,践行青春誓言。5月4日,团总支在教A209开展“重温入团誓词,践行青春誓言”主题团日活动,学院团学干部和团员代表参加活动。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在学生会执行主席肖宇的带领下,全体团员面向团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团宣誓。铿锵、豪迈的青春誓言,响彻整个会场,彰显了团员青年昂扬向上、不负韶华的精神面貌和坚定信念。团员代表刘元作团旗下的演讲。他在发言中重温了五四运动的革命历史,号召团员青年要传承“五四”薪火,勇担时代重任,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刻苦学习,锻造技能,锤炼品格,磨砺意志,走好新征程的长征路。最后,团员青年们满怀激情的共同唱响《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讲述青春故事,共筑强国梦想。各团支部开展“紧跟伟大的党,铸造青春荣光”团课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重温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五四精神,带领团员青年走进百年团史、追寻信仰之光、勇担青
  • 2022-05-06
    不忘所信,方能远行。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学团史、知团情、强信念、跟党走,5月4日中午,纺织服装学院团总支在纺织楼403会议室开展“学百年光辉团史,做时代有为青年”主题团课。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的主要学生干部、各班团支书参加学习。课上,全体起立奏唱团歌。团总支负责人胡宏胜从“为何学团史”“怎样学团史”“团史学什么”三个问题出发,讲述了中国共青团百年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国共青团作为助手和后备军跟随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时期的伟大实践中,带领广大青年努力奋斗。课后,团学干部们纷纷表示,要立志做奋发有为的新时代新青年。接着,团总支副书记丁雨晴带领大家重温入团誓词。“重温入团誓词,就是要对团员青年重温当年的决心和信念,对比我们今天的工作和学习,引导大家始终铭记入团的誓言,真正践行自己的入团誓言,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丁雨晴这样说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